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跨学科语言研究”专栏

  • 汉语字谜情境关联研究

    徐盛桓;

    汉语字谜的制作与解读是认知活动,其认知过程的核心内容是情境关联,情境关联是语言表达所体现的“境”同该境所引发出来的有关主体的“情”之间的关联。在汉语字谜的语言活动中,情境关联是字谜谜面的符形通过信息流动获得符释(符号解释项)的过程。汉语字谜的语言活动是非字面义的表达,非字面义的表达使语言的表达更空灵,更有利于情境关联的发挥。

    2022年04期 v.29;No.154 1-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徐盛桓教授访谈录

    华鸿燕;

    徐盛桓,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徐老师是我国外语界较早关注语言跨学科研究的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涉及量子力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的表征论、数学的分形论、物理学的对偶性理论、哲学的同一论、逻辑学的因果蕴含理论等方面。2022年4月17日,笔者对徐老师进行了专访,徐老师根据“语言跨学科研究”的总提纲主要谈了如下几个问题: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本科生、硕博生以及博士后的学习研究应如何定位?在“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背景下,语言研究者要怎样适应时代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当代语言学研究把不囿于语言自身作为语言研究的一条方法论原则,那么应如何进行语言跨学科研究?在语言的跨学科研究中如何激发起研究者的好奇心、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语言研究如何从跨学科研究中吸取可用的方法?我们对访谈进行了记录,并添加了相关的引文,现将访谈分享出来以飨读者。

    2022年04期 v.29;No.154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

  • 政治文献中情态动词“要”的俄译研究

    于鑫;

    汉语中的情态动词“要”具有多种意义和功能,可表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和认知情态。“要”字句多用于具有宣传、指令、规范功能的语篇中,其在政论语体中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其他语体。在我国政治文献中,“要”表达的情态意义以道义情态为主,它在俄语中对应多个不同的词语。论文研究了“要”字句的结构特点,总结了政治文献中“要”字句的俄译策略,并对比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指《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和《俄罗斯总统国情咨文》中道义情态意义的表达手段,分析了其差异的原因,以期对我国政治文献俄译有所帮助。

    2022年04期 v.29;No.154 20-3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 政治文献对外翻译中的语言自信研究——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译文为中心的考察

    冯智强;

    新时代以来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代表的政治文献翻译中所体现出的语言自信,即词汇、句子、修辞等层面所包含的中国元素,是中国政治理念、政治修辞和政治美学的直接表达,也是中国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民族民族性的有力表现,更是融通中外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扎实推进。研究表明,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特别是政治文献的对外传播不仅要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要再现语言、思维、心理等诸多元素,更要重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性,特别是文化身份,这既是由语言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体性所决定的,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从文化自觉到语言自觉,从文化自信到语言自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将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2022年04期 v.29;No.154 33-47+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两会翻译研究状况可视化分析(1985-2021)

    于蔷;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两会翻译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因而较早地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过去三十多年,相关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学者们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借助Excel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从发表年度趋势、语种分布、翻译类别、基金来源、文献来源、关键词分布、作者和机构分布七个方面,文章全面分析了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章,以期直观形象地呈现两会翻译研究的发展变化、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2022年04期 v.29;No.154 48-6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文献中日同形词日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为例

    叶栩邑;朱鹏霄;

    中日同形词在形态和概念意义上具有相似性,在数量和比重上占有优势性,在政治文献翻译中要特别关注这一特殊词群。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中日文本为分析素材,从语体、词语使用频率与线性序列情况等方面详述中日同形词的特征及其翻译方法。受政治文献的文体特征影响,中日同形词在翻译时容易出现译词较为生硬、使用频率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考虑文本可读性进行相应处理。在线性序列方面,要注意组合的结构对应、结合强度、功能表达以及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用语习惯等问题,统筹处理形式与形式、形式与意义、意义与功能之间的共选关系。

    2022年04期 v.29;No.154 62-7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 政治话语研究的新路径——作为辩证推理的批评话语分析

    刘立华;劳馨贤;

    话语的分析框架一直是话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界对话语分析的研究往往借助于上下文语境、社会文化背景及人的思维等探讨语言交际过程。论文在梳理Norman Fairclough的话语研究的辩证推理模式的基础上,从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批评转向、论辩特征三个角度对该模式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论文认为,Fairclough近年来提出的话语研究的辩证推理模式以政治话语体裁为关注对象,侧重话语的行为指向功能,聚焦政治话语的辩论性特征和说服性取向。这一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能改变社会现状的行为,这种以行为为指向的分析框架凸显了这一模式的社会建构特征。

    2022年04期 v.29;No.154 75-86+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基于对话句法的汉语自闭症儿童会话研究

    王德亮;蒋元群;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话语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关于汉语自闭症儿童的会话研究还比较欠缺。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会话分析框架,论文采用对话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话句法理论,提出评估自闭症儿童会话质量的六个指标,并从语料库中选取真实语料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整体会话能力比同龄正常儿童弱,会话主动性差,话语产出量少,在与交谈者产生共鸣时多采用重复或平行策略。虽然自闭症儿童的对话共鸣度从整体上看与正常儿童无显著性差异,但个体差异大,有些自闭症儿童在局部共鸣度和宏观共鸣度上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距。对话句法理论中的平行和共鸣思想,为我们深入研究自闭症儿童话语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2年04期 v.29;No.154 87-10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外国文学研究

  • 论后殖民批评对“世界文学”的挑战——以阿米尔·穆夫提为中心

    高树博;

    当代后殖民批评家意欲寻找使人类更充分应对全球文化新格局的方法和可能性。阿米尔·穆夫提试图通过激活其师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批判遗产以挑战“世界文学”理论。他认为,“世界文学”和英语通过东方主义这个中介实现霸权。东方主义和“世界文学”是帝国主义文化图绘系统得以有效表达的方法。他甚至喊出“忘记英语”的口号。他的“世俗批评”方案既反对“世界文学”概念的霸权野心,又认识到用其来思考的不可避免性。哈菲兹和甘古利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了穆夫提的观点。“世界文学”如何摆脱其或隐或现的不平等性依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2022年04期 v.29;No.154 102-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正>邮发代号:6-160《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办,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类重要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本刊以服务于外语教学和科研为宗旨,刊发学术思想原创、学术行为规范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教学等领域相关研究。本刊为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每本定价15元,全年90元。欢迎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登录本刊采编系统twdxb.cbpt.cnki.net进行投稿。

    2022年04期 v.29;No.154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下载本期数据